音乐演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与演出场所有很大关系。作曲大师柏辽兹说过,再好的交响乐团在露天广场演奏也不会取得最佳效果。哲学家尼采虽然不谙今日所说的建筑音响学,但作为一位感觉敏锐的音乐爱好者,他以他那独特的洞察力认识到了音响环境的重要性。他说,如果让一位小提琴家在一个太大的大厅中演奏,即使是演奏大师也会显得渺小可笑。由于音乐作品的种类和规模不同,演出场所也就必须相应地有所不同。如今,对于大型的交响音乐会来说,北京毕竟有世纪剧院和北京音乐厅两个场所,但演奏室内乐却一直缺少合适的场所。
有音乐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为“chambermusic”一词的忠实对译“室内乐”是指在家庭或较小场所演奏的音乐,一般由人数不多的几个演奏者演奏,通常由一件乐器担任一个声部;也有由小型乐队演奏的室内乐。在海顿、莫扎特的时代,很大一部分音乐都是室内乐,它们都是在贵族的府邸里演奏的。在欧美音乐普及的国家,很多中产阶级家庭都有演奏室内乐的优雅习惯,有时演奏者就是家庭中有音乐造诣的成员。可想而知,这样的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亲切、细腻,以及演奏者之间、他们与听众之间的密切交流。这样的音乐不适于在太大的场合演奏。因此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除了有著名的金色大厅之外,还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勃拉姆斯厅专门演奏室内乐。
北京的音乐爱好者终于也拥有了自己的“室内乐演奏厅”,这就是王府井大街首都剧场南邻的金帆音乐厅。这里从前曾是东城区少年宫,现在它的外表没有变,仍保留了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建筑样式,但里面却完全变成了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小型演奏厅。4月18日,中国交响乐团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奏音乐会,正式为金帆音乐厅揭幕。
这场音乐会从各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亨德米特的管乐五重奏和莫扎特的第17“狩猎”四重奏充满了室内乐的细腻与优雅,在金帆音乐厅这个小巧的场所里听来,每件乐器的声音都圆润、丰满,哪怕是长笛或双簧管最轻的演奏,最后一排的听众也会毫不费力地听到。更重要的是,金帆音乐厅让听众产生一种新奇之感,因为这座仅有450余座位的音乐厅分上下两层,这样就使得音乐厅变得相当短,因而所有听众与台上的音乐家都有一种近在咫尺的亲切感和参与感,有时令人感到恍若置身于一个家庭聚会。这种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音乐就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表达的不外是人们心灵中普通而亲切的感情。这种感受使我们很自然地步入了室内乐这一欧洲音乐文化中重要的领域,而且对于理解交响乐的内涵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尽管很多人总是将交响乐理解为一种气势磅礴的艺术,但其中更多、更宝贵的是亲切的人类感情(不久即将来我国的指挥家库尔特·马祖尔认为贝多芬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作曲家)。
在室内乐音乐厅还能有机会听到在大音乐厅不易听到的一些作品。4月18日的音乐会上,中国交响乐团的四位低音提琴演奏员演奏了德国作曲家奥尔特的《低音提琴四重奏组曲》。看到低音提琴这位被称为“弦乐家族中的老爷爷”的庞然大物单独登场本身就十分有趣,而四位“老爷爷”口齿不清的对话更令人忍俊不禁。最后由铜管演奏家们演奏的依瓦尔德《铜管交响曲》也是音乐爱乐者们几乎从未听过的,与之形成对比,作为压轴戏的威尔第《凯旋进行曲》几乎是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哼唱的,不过由12位铜管乐演奏家在这么一个小音乐厅演奏这首气势宏伟的进行曲,听众席中的很多人都不免觉得声音太大了,这也难怪,因为这首作品虽然还是以重奏的形式演奏,但它其实是军乐团的拿手好戏。